整治泥頭車亂象,還需技術先行!
發布時間:2018-05-08 10:53:50 閱讀量:484
2016年10月2日,駕駛員王某駕駛粵BBB7XX重型自卸貨車,行駛至龍崗區坪地街道鹽龍大道與教育北路十字路口時,因疏忽大意,對發現的危險情況采取措施不當且載物超過核定載質量,造成一名行人受傷,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超載駕駛和分心駕駛,是造成這起事故的罪魁禍首。渣土運輸中,超載駕駛、分心駕駛的問題由來已久。而這兩者帶來的安全隱患更是不容忽視。泥頭車超載不僅會增加輪胎壓力,容易發生爆胎,還會導致車輛制動失靈,從而引起側翻、埋壓等事故;分心駕駛對車速的控制、車距的把握、視線等都有影響,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司機極有可能因反應不及時,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
問題就是聲音,要想解決問題,就得抓住主要矛盾,對癥下藥。首先,政府的監管責任不可缺失。整治泥頭車超載駕駛、分心駕駛亂象,離不開政府的嚴厲打擊和法律宣傳。一方面,政府部門要結合本地情況,因地制宜,加強監督抽查和查處機制,一旦發現超載駕駛、分心駕駛行為,嚴懲不貸,用鐵腕手段,讓違規違法之人不敢也不愿再越雷池半步!
其次,人民群眾的監督少不了。超載駕駛和分心駕駛,都是關乎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大事。因此,一旦發現泥頭車超載駕駛、分心駕駛行為,人民群眾一定要積極尋找法律手段和渠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完善和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實現嚴格問責、及時辦理。
再者,運輸企業也要規范運營,通過法律宣傳等手段,提高駕駛員素質。會賺錢是企業的智慧,但如何賺良心錢則考驗著企業的責任和擔當。因此,企業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蠅頭小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企業一定要注重對駕駛員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的培養,樹立安全行車的思想,堅決杜絕超載駕駛和分心駕駛等違規違法行為。
最后,智慧渣管的技術“漏洞”也要補上。在“數字中國”建設的今天,整治泥頭車超載、分心駕駛等違規違法行為,不僅要依靠政府監督,也要學會擁抱技術,加強預防和監測手段的研發,突破困境。據了解,深圳市銳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一套系統,不僅可以主動預防分心駕駛、超載駕駛等行為,還可以被動矯正違規違法操作,大幅度降低事故的發生率,保證更多的生命安全。
系統采取了貨箱識別狀態CSM,即Container Status Monitor的核心技術,通過視頻識別貨箱空重、密閉和舉升狀態。一旦識別到貨箱冒尖裝載渣土,系統會自動提醒駕駛員并且限制車輛行駛速度。而且坐席人員也可通過視頻核實情況,一旦確認車輛超載,相關信息就會通知到附近的執法人員,從而及時攔截查處。
貨箱識別界面
而渣土運輸中,系統會實時監測司機狀態,即DSM技術:Driver Status Monitor。一旦識別出駕駛員存在分心駕駛的行為特征,如抽煙、看手機、打電話等,系統就會自動語音提醒,并且對車輛進行限速。同時系統還連接了4G視頻部標一體機,識別過程中,司機的駕駛行為將會上傳至平臺,坐席人員也可通過對講設備對駕駛員進行人工提醒。
分心駕駛提醒界面
據介紹,前兩天銳明技術的這套系統成功阻止了一起分心駕駛事故的發生。4月9日13:30,一輛行駛在新加坡的印度司機一邊駕駛渣土車一邊吃飯,導致車輛偏離路線,狀況十分危險。好在系統及時監測并對司機發出預警,這才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事故證據中心界面
通過實時監測司機狀態,這套系統有效地糾正了司機的駕駛行為,使車輛的安全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對于避免事故的發生、保證生命安全起到了關鍵作用。
泥頭車亂象就像一面鏡子,反映了目前整個行業存在的問題。誠然,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全社會各方的共同的努力。但是,在“數字中國”建設的今天,整個行業應當學會解放思想,既要創新理念,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創新管理方式,在城市建設的同時快速補齊這塊“短板”;又要不斷挖掘潛力,推動智慧渣管領域核心技術的突破,在自主創新上有所作為,推進越來越多的“銳明技術”用更多的智慧,承擔更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