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市場保持高速增長 網絡通信商加速涌入賽道
發布時間:2022-11-01 10:38:39 閱讀量:4279
根據工信部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9月末,我國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1072萬個,5G網絡的廣泛覆蓋推動了我國邊緣計算的快速增長。近日,IDC發布《中國半年度邊緣計算服務器市場(2022年上半年)跟蹤報告》,根據報告,2022年上半年我國邊緣計算市場銷售額同比上漲117.2%。
邊緣計算能很好地解決數據中心流量擁堵,以及智能終端快速增長帶來的計算資源匱乏等問題,已成為未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承載,并持續快速增長。據Gartner預測,到2022年中國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325.31億美元。
隨著邊緣計算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產業生態逐漸形成,越來越多的網絡通信企業開始部署邊緣計算基礎設施,包括三大運營商、云計算企業、設備制造企業等,已成為推動邊緣計算技術落地的重要力量。
浪潮信息
作為最早布局邊緣計算的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商,浪潮信息早在2019年就與信通院、電信運營商等共同發布了首個面向通信行業MEC、NFV等需求的OTII邊緣服務器設計標準,并推出業內首款符合OTII標準的邊緣計算服務器,推動了邊緣計算在通信行業的率先落地和規?;瘧?。2022年,浪潮信息聯合百度、騰訊等領先公司共同發布了邊緣模塊化設計標準ECOM,大大加速了邊緣計算在制造、交通、能源等行業的規?;涞亍?/span>
目前浪潮信息已形成涵蓋邊緣微中心、邊緣服務器、便攜AI服務器、邊緣微服務器在內的完整產品布局,以絕對優勢保持市場領先。IDC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浪潮信息銷售額同比增長133.6%,市場占有率達53.1%,成為中國邊緣計算服務器市場“一哥”。
華為
作為較早進入邊緣計算領域的企業,華為已連續第四年被評為中國邊緣計算企業20強之首,在邊緣計算標準領域貢獻第一。在產業共識上,華為聯合伙伴發布了《Edge Native技術架構白皮書》《5G確定性網絡架構產業白皮書》等多篇產業白皮書,并共同發起《5G揚帆行動倡議書》,有力推動了邊緣計算產業發展。
早在2020年4月,華為牽頭發起全球首個電信邊緣計算開源項目EdgeGallery,以打造一個符合電信產業“聯接+計算”特點的邊緣計算公共平臺。在實踐探索上,華為攜手運營商在煤礦、鋼鐵、港口、制造等20多個行業展開了3000多個5G創新項目實踐,與海爾、中國移動(600941)在青島成立了5G邊緣計算聯合創新基地。
三大運營商
與互聯網企業相比,運營商豐富的網絡管道及地市級數據中心資源是實現邊緣計算的重要基礎,同時邊緣技術與5G網絡性能的深度結合也是運營商的又一大優勢。2020年,三大運營商發力邊緣計算,圍繞商超綜合體、工業互聯網、VR/AR、高清視頻等行業,逐漸沉淀出了眾多5G應用場景案例。
目前,電信運營商在邊緣計算產業中處于領先位置,在2022年已經商用了700+邊緣節點,覆蓋15個細分行業。作為較早起步邊緣計算工作的運營商,中國電信2018年就發布《5G白皮書》提出優先考慮5G SA+MEC。2019年4月,中國電信在5G創新合作大會發布自研MEC平臺,提供網絡服務集成和第三方管理能力。
阿里云
2022年8月,作為領先的全球化邊緣云基礎設施提供商,阿里云憑借自身在邊緣計算領域的技術積累、產品方案沉淀與與豐富的商業實踐,成功入選“可信邊緣計算推進計劃”成為首批成員單位。此前,阿里云還通過了全方位評估成功入選2022邊緣計算產業全景圖,成為邊緣云產業的代表廠商之一。
自2017年阿里云戰略布局邊緣計算技術領域起,阿里云邊緣云ENS已積累100+篇專利,發布國內首部《邊緣云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牽頭國內首個邊緣云國標立項,參與制定團標《信息技術 云計算 邊緣云計算通用技術要求》和行標《邊緣云服務信任能力要求》。
結語:當前,邊緣計算應用進入落地階段,更大流量、更低時延、更高性能的場景不斷涌現,未來邊緣計算的剛性需求將進一步爆發。但這個產業要真正迎來全面爆發,邊緣服務器從技術商業到生態標準都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來源:智慧城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