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緊抓固廢防治 深化智慧城市“無廢細胞”建設
發布時間:2022-09-29 13:24:47 閱讀量:4233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城市面臨的垃圾圍城、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等問題逐步凸顯。如何讓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可持續,已成為擺在智慧城市建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笆奈濉遍_局之年,經過“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探索,一張張“監管有力、處置有序、風險可控”的固廢防治網越織越密,一幅幅藍天白云、水清岸綠、生態和美的“高顏值”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在社區,垃圾分類引領著低碳生活新時尚;在醫院,醫療廢物日產日清已成常態;在工業園區,清潔生產讓“工廠”變身“花園”;在工廠,循環經濟理念讓企業生產產生的工業垃圾實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隨著“無廢城市”建設穩步推進,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綠色低碳兼而得之提供了可行路徑,對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22年4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與“十三五”相比,這次名單由十幾個增加到了100個。在浙江省率先開展全省域“無廢城市”建設后,目前,山東、湖北、河北、江蘇等多個省份也逐步邁出了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鏗鏘步伐……
今年4月,山東省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東營市、濟寧市、泰安市、威海市、聊城市、濱州市上榜“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7月18日,《山東省“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出臺,明確提出2022年,山東省16個設區市全部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成“威海市引領帶動、沿黃9市重點推進、其他城市梯次發展”的“無廢城市”集群。
此外,《濟寧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淄博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也于近日相繼通過專家評審,宣告濟寧市、淄博市進入“無廢城市”建設新階段。
今年4月,武漢獲批成為國家第二批“無廢城市”建設城市。8月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發布《武漢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按照國家設置的“工業、農業、生活、建筑、危險廢物”五大領域和“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四大保障體系,明確了武漢在“十四五期間“無廢城市”建設的9個方面共計42項重點任務。
3月,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提出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同步啟動“無廢城市”建設,有序納入國家建設行列,形成雄安新區率先突破、各市梯次發展的“無廢城市”集群。4月,河北省石家莊市、唐山市、保定市、衡水市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此外,雄安新區參照“無廢城市”建設要求一并推進。
1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江蘇完成全域“無廢城市”建設任務,4個以上設區市建成國家“無廢城市”。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較快下降,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基本實現固體廢物管理信息“一張網”。4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江蘇省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淮安、鎮江、泰州、宿遷入選。
2022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抓好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列入重點工作任務,持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從源頭減量到智慧監管,從無害化處置到資源化利用……江蘇的“無廢實踐”全面啟動,并探索出一批“變廢為寶”“點石成金”新路徑,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安全的“綠色循環”加快打通。
結語:無廢城市建設強調減污和降碳兩手抓,和我國“雙碳”國家戰略一脈相承、高度契合,將助力“雙碳”目標的加速實現。當下,各城市“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扎實推進,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模式,為全國范圍內次第推開“無廢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智慧城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