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加速智慧城市入口升級 “多桿合一”成為大勢所趨
發布時間:2022-05-11 09:20:37 閱讀量:2519
隨著5G商用落地,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針對智慧燈桿推出引導和扶持政策,加速布局智慧燈桿建設,搶占智慧城市“入口”先機。隨后,其他城市也掀起了“智慧燈桿”改造熱潮。據統計,截止2022年3月1日,全國已有超過716個項目,共計近30萬根智慧燈桿的部署規劃,并在四川、安徽、河南、廣東各省已有4萬根的規模部署,其他地區也正在加速。
4月29日,湖南省住建廳等十部門出臺《關于加強城市道路“多桿合一”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從2022年5月起,全省地級市及縣級市率先在新建城市道路推進“多桿合一”建設,結合城市更新等工作分步推進既有道路“多桿合一”改造。
日前,《深圳市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22-2025年)》明確提出推進多功能智能桿建設,實現主要市政道路以及重點園區、社區等多功能智能桿全覆蓋,2025年底達到4.5萬根;《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也提出鼓勵智慧燈桿建設運營企業結合臨時泊位要求,建設含有充電功能的多功能智慧燈桿;《2022年寧波市5G發展推進計劃》明確了寧波市2022年5G發展重點任務,2022年寧波市將新建5G通信基站6000個,實現5G信號在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和重點行政村的有效覆蓋,同時特別提到要持續推進“多桿合一”智能融合。
綜合各地政策來看,在新基建的大環境下,“多桿合一、一桿多用”已成為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一種趨勢。
日益密集的人口給城市管理帶來挑戰,加之街道兩旁電力桿、監控桿、交通指示牌和廣告牌等各種桿體并存,存在數量多、種類雜及架設亂狀,不但影響市容,也浪費城市公共資源。為了實現城市公共資源有效“共享、集約、統籌”,城市管理部門開始推行“多桿合一”方案,通過統籌資源共享共管來提升城市形象。
起初只是為了合理、有序使用城市空間,美化道路環境,對道路沿線的路燈桿、交通設施桿、路名牌、導向牌等進行整合。隨著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如何讓城市像人腦一樣將其各部分聯絡一起,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有效切入口,多功能智慧桿應運而生。
不同于常見的路燈,多功能智慧桿有5G上網、PM2.5監測、溫濕度感知、信息發布等多種功能。臨近路口的燈桿上安裝了電子顯示屏,可以發布氣象信息、公益廣告。每根燈桿上還預留了卡槽,后期可加載激光雷達、路側交換機、MEC(含融合算法)以及RSU(含5G模塊)等設備,可以作為智能網聯車輛L4級全息感知測試道路。
“多桿合一”的智慧燈桿就像是智慧城市的“眼耳口鼻”,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為政府提供高效智能決策,對智慧城市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1)為智慧城市提供數據入口。智慧燈桿分布廣、位置合理的優勢,使其成為5G基站的良好載體和眾多 5G+創新應用的基礎,提供了智慧城市數據入口,奠定了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基礎。智慧燈桿采集的各類數據傳輸到不同部門使用,不同部門也可通過系統控制數據采集,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
2)加強智慧城市應用集中管理。智慧燈桿是多種設施的綜合體,也是不同行業的共享設備,可監測環境并進行信息化發布,助推通信業務建設,豐富城市景觀。多功能桿通過統一運維平臺,使5G聯接、物聯網、平安城市、廣告、照明等各種智慧城市應用集中管理,大幅提升管理效率;通過共享和智能化,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促進綠色協調發展,使城市更加宜居。
結語:智慧城市的發展給智慧燈桿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隨著5G商用浪潮的推動,以及智慧燈桿相關政策規劃的出臺,未來智慧城市入口的發展趨勢必將是實現“多桿合一”。在此趨勢下,智慧燈桿行業發展前景廣闊,未來一片藍海。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智慧燈桿相關的招標項目金額超過155億元,較2020年的49億元翻了兩番,可見市場體量巨大。
來源:智慧城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