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刺激數字經濟 營造安心消費環境
發布時間:2022-03-16 13:59:21 閱讀量:2902
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日,今年的主題為“公平守正 安心消費”。
公平守正,“公”為公正、合理;“平”指平等。公平是守護市場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是市場經濟參與各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有了公平誠信的消費環境,消費者才能更加安心、放心消費。
當下,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建設成為信息時代城市發展的方向,文明發展的趨勢,在全國各地掀起熱潮。而智慧城市建設也給數字經濟&實體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居民消費方式、消費體驗等都在悄然發生變化。
智慧城市改變消費方式
智慧城市在中國發展已有十幾個年頭,這十幾年間帶給大家的改變數不勝數,其中消費支付方式的改變應該是最明顯的一項。如今出門,基本不需要帶錢包現金,一個智能手機甚至你的一張臉就可能完成消費支付。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支付年交易額已經超過了150萬億,移動支付的普及率高達77%,以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成為人們支付方式的首選。
智慧城市改變消費體驗
消費方式的改變,給人的消費體驗也隨之改變。以往可能需要排隊購買的東西,如今可以手機預定,到店直接開始使用或者通過外賣平臺送貨上門;到實體店買衣服,看上好看的衣服但又嫌試衣麻煩,智能穿衣鏡不需要穿脫就讓你看到衣服上身的效果;出門旅游,不沒有導游,知道怎么走……智慧文旅一鍵搞定景區預約,旅游導覽等,還有全景漫游、3D展示,語音講解等讓你真正實現文化旅游、智慧旅游 、科技旅游。
智慧城市改變消費環境
消費方式和消費體驗的提升給人們創造了良好的消費環境,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但是對與消費者來說,不僅需要舒適便捷的消費環境,更需要安全的消費環境。
智慧城市的發展,5G、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大規模部署,給數字經濟發展創造了優勢動能。如各地搭建的城市大腦、智慧城管、資源數智化系統,可以智能智能識別出店經營、非法小廣告、無證游商、亂堆物料、沿街晾曬等;各產業建設的可追溯平臺,讓產品生產變得透明,質量更加有保障;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冷鏈食物的安全得到消費者的關注,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通過北斗定位授時技術采集位置和時間信息,結合卸貨照片、小視頻等,海上鮮為平臺上銷售的每件冷鏈商品配了一張“身份證”讓冷鏈海鮮有源可追,消費者消費更安心。
智慧城市已然已然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2022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指出,要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瘧?,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智慧城市對于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升級,激發出個數字經濟的消費能力,數字零售、智能物流、遠程醫療等新興產業也隨之發展。
來源:智慧城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