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影響安防行業發展的五大領域
發布時間:2021-11-11 13:38:27 閱讀量:2809
安防作為關乎國家安全、民生安全的行業,其發展一直備受矚目。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加持下,安防正式進入“智能化”時代。
如今隨著智慧城市的興建,安防行業的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而隨著華為、阿里等一系列圈外企業的涌入,安防行業的技術競爭愈演愈烈。在此基礎上,安防行業的競爭本質上變為了技術硬實力上的競爭。在硬件基礎越來越完備的當下,軟件創新正在凸顯其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泛安防快速演進,提升軟件實力已經成為行業內企業關注重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21年安防行業的五大領域。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基于社會數字化治理框架下,與智慧城市的打造相輔相成的產物。作為安防行業應用廣泛的重要領域之一,智能交通涉及到的主要有城市道路交通視頻監控、機動車交通違法監測抓拍、智能卡口等,此外還涉及到入侵報警、車輛防盜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等相關的系統設備。未來智能交通的發展,將會增加對安防等相關產品設備的需求。
“十四五”規劃明確框定了以智能交通為首的十大數字化應用場景的具體范圍,此外,24個省市將智能交通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在政策的加持之下,國內諸多科技企業紛紛對智能交通領域發起沖擊。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目前已經初步形成集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公路體系。
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和相關解決方案也占據了當前安防行業核心的位置。數字化時代的底板就是網絡安全。若沒有網絡安全,就如同木桶沒有底板,因此數據、網絡、計算力都必須以網絡安全為前提。
當前,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政府和企業開始全面網絡化、數字化;同時,隨著新基建的部署落實,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讓網絡安全場景進入了多元化發展期,網絡安全技術進入升級轉換轉折期,網絡安全需求也進入了爆炸式增長時期。由此,業務和數據的安全性成了重中之重的問題。
人工智能
據市場調查顯示,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進入快速增長階段,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770億元,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4000億元,未來有望發展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場。
近年來,國家持續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安防行業作為AI技術落地應用較為領先的領域,涵蓋車輛、行人、人臉、行為、動作、物品、事件等的識別與應用。率先受益于AI技術的成熟發展,傳統安防產業在產品、技術與應用等多維度實現了更深層次的進化與變革。
在安防領域特別是視頻監控,AI技術的應用讓傳統的視頻數據發揮了更大的價值,并且已經有了成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公安、交通、樓宇/園區、民用安防等領域紛紛落地。
5G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時指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加快工業互聯網、5G網絡、AI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由此,我國進入到5G進一步成熟的大規模建設之年。
在安防行業,各大企業也緊鑼密鼓地加入到了5G安防設備的投入中,比如5G智慧車站、智慧消防、智慧燈桿等一系列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安防行業受到傳輸系統的限制,安防行業移動視頻監控領域的應用一直只是整個視頻監控系統的一小部分,市場規模也一直受制于技術的發展增長有限??梢哉f5G技術的出現,有效解決了視頻物聯網面臨的感知、連接等通訊傳輸問題,促進使安防相關的傳感器實現互聯,助推以大安防為核心的智慧城市各細分領域的應用快速落地。
另外,5G與人工智能在安防領域的融合應用,目前正在構成“5G+AI+安防”的全新的組合,助推視頻監控行業邁向超高清、AI智能的新階段。
AIoT
作為結合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新名詞,AIoT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涌入物聯網設備、大型物聯網設備在云邊端展現的智能能力。
在安防行業中,大量的智能攝像機與AIoT設備相互連接或組合,讓視頻的應用不再局限于安全防范,例如視頻與消防探測器的融合、視頻與門禁系統的結合,多功能的視頻應用解決方案開始不斷面世。
隨著邊緣計算的發展,AIoT在細分領域同樣開始生根發芽,例如智慧零售、智慧園區、智能停車場與智慧校園等。未來,我們將持續看到更多將人工智能納入物聯網終端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制造商將把人工智能作為重要的投資領域。
伴隨著智能安防技術邁向與機器視覺、AI芯片、算法、圖像傳感、生物識別等多技術類別融合,安防行業技術的發展趨勢將再進一步吸取更多技術應用的前提下,向更多應用領域推進。當然,企業所有AI技術創新與應用最終都要以落地為準,新技術如何從創新走向落地場景化應用,市場反應如何,誰將占領市場制高點,唯有過招見分曉!
來源:智安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