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疫情防控加碼 AI+安防企業要劃哪些重點?
發布時間:2021-10-19 13:44:27 閱讀量:3009
9月29日,北京冬奧會疫情防控政策公布:不面向境外觀眾售票,加大防控力度。雖然冬奧會阻斷了境外觀眾來往的疫情風險,但來自世界各地高流量的參賽人員,仍然對本屆冬奧會的防疫及安全防護等能力提出考驗。本屆冬奧會,安防、人工智能等相關廠商必定將爭相亮相黑科技產品,這場“科技冬奧”,AI+安防企業要劃哪些重點?表現如何?
AI加碼,筑牢疫情防控這道墻
此前,疫情“黑天鵝”的爆發,眾多安防和物聯網企業推出多樣的智能產品,為防疫筑起一道道“智慧防線”,成為科技戰“疫”中的中堅力量。
當下,防疫工作仍是重中之重。面對冬奧會提出的防疫要求,AI+安防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疫情設備需求,慧聰物聯網匯總了以下幾大應用場景設備,供產業人士參考。
1、AI紅外熱成像測溫
體溫檢測是疫情防控的防線之一。疫情爆發以來,耳/額溫槍等測溫儀器紛紛上陣、大展身手,其中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尤受青睞。事實上,2003年SARS爆發期間,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老弟”紅外測溫儀就曾被用于國內機場、車站等各交通場所出入口。隨著技術的更新迭代,和紅外測溫儀受環境影響大、識別不準、虛假報警等痛點日益突出,AI紅外熱成像測溫逐漸被推上前臺。
AI紅外熱成像測溫技術,融合了人臉識別與紅外熱成像技術,能夠實現遠距離非接觸測溫、降低誤報率和人員感染風險、提高檢測效率等功能。格林深瞳產品總監曾公開表示,AI紅外熱成像測溫所能實現的效果基本與額溫槍一致。
可以說,AI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在公眾場所甄別體溫異常者發揮了重要作用,是疫情防控戰的重要有效手段。就冬奧會加大疫情防控要求來看,國內相關廠商將迎來新的機遇。與此同時,不斷增長的技術需求也對企業的研發能力、技術穩定性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AI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過程中, 企業如何高效突破壁壘是一大關鍵點。當下,商湯、曠視、格林深瞳、宇視等業內頭企均推出了AI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和相關解決方案。
2、智能服務機器人
近些年來,隨著AI領域、語音交互、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日趨成熟,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越發豐富,技術也逐漸成為影響醫療行業發展、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因素。
疫情防控的持續推進,加速了智能機器人的落地應用和升級。后疫情時代,諸多大型公共場所都配置了搭載攝像頭和體溫檢測系統的智能機器人,以實時檢測人流情況,發現體溫異常者即發出告警,很大程度節約了人力成本,降低因未及時控制而發生的交叉感染風險。
而在醫護人員緊俏、隔離需求強的疫情前期,自動消毒機器人、配送機器人等服務型機器人的出現,對緩解人手不足、提高治療效率、有效降低病毒傳染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于冬奧會這樣的世界大型賽事,流動人員多且雜是突出特點,在當前國內疫情零星、國外疫情持續的情況下,疫情防控更是不可松懈,舉辦場所的消毒也不可避免。由此,AI消毒機器人全場景、全天候的“無死角”自主消毒優勢凸顯,在這樣的特殊場景下,AI消毒機器人替代人工消毒,既高效又安全。
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延遲或取消的各種大型活動逐漸正常展開,防疫前線對服務機器人的需求仍不斷增長,消毒機器人、配送機器等仍是防疫的“大力助手”。公開資料顯示,在過去的2020年,特殊場景和家庭場景下的服務機器人需求持續增長,尤其在清潔和消毒領域服務的機器人,出貨量更是高增165%。
3、視頻監控
公開資料顯示,冬奧會賽事期間將有27套視頻監控用于實時監測賽區及周邊的森林防火情況,監控圖像安排人員全天候值守。另外,體育場館面積大、結構復雜、人員密集也決定了對監控系統的需求大和要求高。
正常來說,相關的安防監控系統,應實現運動員區、看臺區、記者區等全場景的無盲點監控。與此同時,外來人口的涌入給整個城市的安全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尤其是酒店等居住場所。因此,為加大力度確保城市安全,視頻監控在城市建設中的需求量同樣會劇增,商機巨獻。
4、防爆安檢
整體來看,出入口進行嚴密的篩查是整個安防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可有效排除爆炸物及危險物入場、非法人員進入比賽場地等諸多不安全因素。
安檢作為整個安防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奧運場館都會配置防爆設備、安全報警器材等,以起到提前預警的作用。據悉,在冬奧會組委會的招標文件上,甚至一些機場、海關等組織,都表現出了對毫米波安檢掃描設備的“喜愛”。
正如對視頻監控的需求一樣,隨著城市人口的突增,城市交通管理對安檢設備的需求同樣劇增,而對安檢設備商來說,這是巨大的市場。
5、智能門禁
智能門禁是適應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其取代繁瑣的門衛管理,使防疫工作更智慧化、精準化和信息化。
冬奧會舉辦點及運動員住處等相關地點的出入口安裝智能門禁,可實現人臉識別、智能測溫等功能,為規范管理秩序,創建智慧平安賽點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賽會的順利舉辦和防疫“加碼”。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預測,2023年門禁系統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94億元,而2020年疫情黑天鵝則進一步加速了智能門禁市場的成長。在這種趨勢下,市場對智慧門禁的需求愈發增大,因此不難看出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
5G賦能,打造優質的觀驗和服務保障
顯而易見,中國5G的發展處于全球的領先梯隊。就5G技術對科技冬奧的賦能方面,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曾表示,5G助力冬奧,滿足三地辦會、高效協同管理的需求,在觀賽、直播、運動科技、安全辦賽等方面實現的良好體驗,推動了冬奧舉辦的跨越式發展。
在安全監測方面,5G加持AI技術可實現實時傳輸和感知運動員身體機能情況,大大縮短了從發現危險到救援的時間,起到發現異常即報警,及時展開遠程會診、提高效率的作用。
智慧燈桿作為5G基站的良好載體,自然也參與了“點亮”冬奧會的陣營中。事實上,申冬奧以來,冬奧會雪上項目的主要比賽場地張家口崇禮區就對相關區域展開了優化改造,規劃范圍道路的桿件建設將落地2700余根5G多功能智慧燈桿。
功能上,這些智慧燈桿可實現5G通信、智慧照明、智慧安防和視頻直播等廣大業務應用,并推進智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此外,考慮賽事的高等級安防要求、交通及停車等所需的設施增設,方案設計上為冬奧會定制了10余款智慧桿桿型,。
在觀看賽事方面,受益于5G+8K技術的結合,通過運動員或器械佩戴的攝像頭,在場觀眾可享受第一視覺的沉浸式觀賽體驗?;?G+AR的賽事直播,則為場外觀眾打造身臨其境般的體驗;通過5G網絡,觀眾可對照片即拍即傳,提高互動觀賽體驗。
據了解,中國移動的5G自由視覺技術展臺,能夠實現觀眾360度自由選擇觀看視角,且已應用于東京奧運會、全運會等賽事,或還將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亮相。中國聯通也曾表示在冬奧會將試應用5G毫米波,提供優質的觀賽體驗和服務保障。
綜合來看,5G技術的賦能提升了冬奧會的辦賽水平,良好的應用效果也推動了5G技術的進步和更多的落地應用??梢灶A見,未來,5G技術將在更廣泛的領域推廣應用。
企業發力,推動科技奧運智能化發展
冬奧會作為國際性大型賽事之一,不僅萬眾期待,也獲得各大企業的“鼎力相助”。在”科技冬奧“征集評選活動中,不少企業產品和方案入圍,有望在冬奧會現場亮相使用。
其中,寒武紀、360、中科訊飛、曠視等一眾安防、AI、互聯網企業紛紛出謀劃策,給出的產品或方案獲得評選獎項的同時也展示了自身的實力。
寒武紀作為入圍評選的芯片公司,提供了吸人眼球的”寒武紀思元MLU系列人工智能芯片“方案。寒武紀相關負責人表示,MLU系列芯片支持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多種智能處理算法。據了解,整個冬奧會多場景的人工智能應用核心均由MLU系列芯片支撐,基于該芯片的解決方案涵蓋了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云轉播、智能賽事、智能車聯網等多場景的應用。
冬奧會的順利展開不僅要關注舉辦場所等小領域的建設,整個城市層面的智慧建設、安全防護工作等也需要關注。此次的“科技冬奧”征集評選活動,除加速了一眾黑科技落地應用外,也使聚焦智慧城市安全的360城市安全大腦在冬奧會相關場景中形成落地。
360城市安全大腦的入選,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智慧城市的安全剛需。360城市安全大腦融合數字城市與網絡空間的安全,采用大數據技術,結合時空安全的特性應用于當下的智慧城市建設,使傳統的二維平安城市實現向三維的轉變。
依托360海量安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360城市安全大腦有效提升感知安全與預警能力,為智慧城市建設運維、大型賽事的舉辦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不止各大企業發力,高校相關團隊也不甘落后。日前,北理工的“基于物聯網的危爆物智慧應急處置與防護系統”冬奧科技方案優勢凸顯。該系統綜合防/排爆解決方案,構建了“處置終端 +云平臺 + 控制中心”,可通過處理、分析大數據實現及時處理突發情況。
公開資料顯示,系統充分融合北理工柔性防爆技術領域的優勢,智能化、遠程化、機動化的防爆技術效果,很大程度提高了冬奧會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時也為大型活動和人流密集處提供了更有效的安全保障。
各大企業和高校助力冬奧會,不僅意味著科技奧運的智能化和數字化發展,也從側面印證了其在業內的實力。
寫在最后
在疫情長期化的背景下,在5G等前沿技術的發展下,在安全防護的剛需下,在智能化賽事的潮流下,相關安防、AI等企業必然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相信在各大企業的助力下,北京冬奧會再添一片動人的”中國紅“也是小菜一碟,可以預見,不久后的科技冬奧將絢麗奪目。各企業已經做好準備,為下一代智能賽事全面賦能。
來源:慧聰物聯網編輯部? 作者: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