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 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愈發明晰
發布時間:2021-09-02 16:47:50 閱讀量:2111
無人機產業發展水平,既是衡量國家軍事實力、科技創新和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促進人民更好生活的關鍵支撐。近年來,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無人機的研發、制造和應用已經受到我國殷切關注,剛剛過去的“十三五”階段,我國無人機發展便取得顯著成果。而在“十四五”時期,隨著發展道路與方向的日益明晰,我國無人機產業還將進一步行深致遠。
我國無人機發展取得成就
“十三五”期間,在人口紅利不斷消散、自動化需求持續增強的情況下,我國無人機發展逐漸從起步階段過渡到高速增長階段,除了應用和需求占據重要比重外,市場規模和增速也取得不錯成果。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無人機產業產值已經達到500億元,同時無人機企業數量也超過了6000家,到2023年左右,預計國內無人機發展就將突破千億規模。
在此過程中,政策、資本、企業等因素的持續利好,推動產業發展逐漸呈現出多個明顯特征。其中,最為顯著的一點就是民用無人機的飛速崛起。伴隨著消費級和工業級兩大市場的大門開啟,民用無人機輕松超過軍用無人機發展規模,成為無人機產業發展增長的關鍵性動力。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10億元.
與此同時,無人機產業的集聚效應也開始愈發凸顯。一方面,圍繞無人機本體制造、系統集成、零部件生產和消費服務,無人機企業越來越多,實力優質企業開始頻頻涌現;另一方面,我國主導建設的無人機產業園區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無人機發展開始向華南、華北、華中等幾大地區聚攏,產業不斷從分散走向集聚,發展集群化、區域化趨勢加劇。
以外,行業應用也愈發廣泛、多樣與深入,相關配套發展也日益完善。在應用方面,無人機在航拍攝影、休閑娛樂等消費領域應用已經日趨飽和,同時在物流運輸、農業植保等工業領域應用正極速擴張。而在配套方面,無人機政策的頻頻發布、無人機新職業的推出、無人機人才培訓市場的興起,以及無人機后服務市場的發展,也給行業發展帶來福音。
未來挑戰和趨勢日益凸顯
不過,在取得良好發展和明顯積極成果的同時,我國無人機產業遭遇到一定阻力和問題。例如無人機成本過高、普及滲透率偏低、續航能力不足、專業人才匱乏、安全事故多發、市場壟斷明顯、行業競爭過于激烈等等,這些都嚴重阻礙或滯緩了我國無人機產業的發展步伐,未來還需從各方面針對性的有效解決。好在,現狀與問題的一目了然,讓后續我國無人機發展趨勢與方向日益明晰。
在此形式下,“十四五”期間推動我國無人機產業轉型成為首要任務。目前,無人機在航拍攝影等娛樂消費領域的應用已經日趨飽和,農業、植保、物流配送、交通管理等工業領域應用愈發受到青睞,為推動市場規模的進一步增長,加速消費市場向工業市場轉型勢在必行。同時,無人機應用的增多,也要求我們加速無人機單一市場向多元市場轉型,以及無人機應用從注重廣度向更加注重深度轉型。
而抓住無人機市場需求,推動無人機集成化、專業化、多樣化、智能化和個性化發展,也是必由之路。其中集成化強調各種信息技術和核心部件的集成;專業化強調技術、功能、人才和服務的專業;多樣化包括產品類型、應用領域和價格選擇更加多元多樣;智能化和個性化則體現在產品功能更加智能,人機協作更加常態化,以及產品服務更加個性、精準。加快五化至關重要!
當然,對于無人機產業現有問題,加強產業監管升級,也是重中之重。不管是行業惡性競爭、產品質量不佳還是行業秩序混亂、產品安全多發,都是由于缺乏了有關部門對于行業、產品、企業、技術和應用等方面的合理監管與有效管控?;诖耍环矫嫘枰覈鰪姴块T監管,完善監管制度和法律;另一方面也需要行業、企業發揮監管價值,雙管齊下共同保障產業健康有序前進。
來源: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