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視推出電動車禁入電梯解決方案
發布時間:2021-05-21 15:36:44 閱讀量:1488
30多年前,中國被譽為“自行車大國”,今天,中國已進階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動車大國”:截至2020年底,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接近3億輛,每100戶中國家庭里,平均有66戶擁有電動自行車。(數據來源于新華社)
與之而來的,還有電動車使用涉及的火災風險:全國每年約發生2000起電動車火災,電瓶一旦起火,毒煙立即彌散房間,4分鐘溫度即超600度。人體在火場中耐熱極限溫度是60度,而高溫毒煙比明火更致命。以上海市為例,2020年上海市發生電瓶車火災事故381起,占火災總數的12.87%,但其致死率和傷人率卻分別占據總數的41.7%和40%。
追溯電動車起火的源頭,主要是電瓶老化后性能極不穩定,和長時間充電使電池發熱發燙甚至爆炸。據此多地消防機構要求不得在樓梯間、公共走道等公共安全區域停放電動自行車、并對充電實施集中管理。既要“堵”電動車亂停亂放,也要“疏”電動車的日常充電要求。
社會意識與相關管理提升的同時,科技產品可以發揮更多力量?;谥腔凵鐓^方案架構,宇視推出電動車禁入電梯解決方案,首先從“堵”的一側做好科技“武裝”:
及時發現,及時報警 AI識別 聲光報警
宇視AI攝像機內置深度學習算法,可以智能識別電動車,一旦檢測到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等封閉空間,攝像機會發出聲光報警,通過燈光閃爍和警示語音播報勸離車主。系統同時可以向APP推送報警消息,必要情況下,物業管理人員可以通過APP進行遠程喊話。搭配系統平臺產品使用時,還可將報警事件上報,進而觸發蜂鳴器報警、監控畫面彈屏等提示,物業人員可以快速反應,采取必要措施。
聯動梯控,不擾運行 車不離,門不關
當檢測到電動自行車時,攝像機可以輸出信號到電梯控制器,阻止電梯關門,直至電動自行車撤出電梯轎廂。與梯控的聯動讓電動車禁入系統能夠及時對危險行為作出反饋,讓電梯快速回歸正常運行狀態。攝像機的遮擋檢測功能還可以防止有心人遮擋相機,保障系統有效運行。
不僅在電梯間內,電動車禁入系統可以在多場景部署應用:住宅單元入口禁入、大廳禁入禁停,樓梯間禁入禁停等。
另一方面,對于電動車的集中停放和充電需求,也要“疏”通日常管理。宇視推出熱成像超溫報警系統,熱成像筒機可以對充電樁區域實時測溫,快速識別高溫并報警,防患于未“燃”。
測溫可視,防患未燃 識高溫,秒報警
熱成像超溫報警系統采用雙光融合的圖像融合技術,使低分辨率的熱成像畫面細節清晰可見,讓溫度視界更清晰。實況界面顯示最高/低溫、平均溫度、中心溫度,測溫范圍最高從-20℃覆蓋到550℃,測溫精度最高可達±2℃或2%。
通過對電動自行車車棚全天候監控,可以提前發現溫度異常情況,及時預警提醒用戶,避免安全事故發生。目前宇視高溫預警系統已在滎陽智慧社區、高校等場所部署百余套,守護不同場景中的用電安全。
可設置溫度報警閾值,檢測超出閾值的溫度(即可能的起火點)時,實況界面會將超溫處框出并告警
為有效消除電動自行車車火災安全隱患,各地消防條例皆有明確規定規范治理。近期相關火災事件發生后,全國多地政府、相關部門立即反應,進一步加大投入,跟進規劃建設。宇視以科技力量響應安全管理需求,保障電動自行車的安穩運行。
電動自行車管理新規
- 上海 2021年5月1日
上海市正式施行《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禁止電動車在樓道充電,違者最高罰5萬元。
- 成都、廣州2021年5月11日
成都市、廣州市物業管理協會發布通知,要求對在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的行為予以堅決制止并組織清理。
- 北京 具體情況
北京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消防安全隱患集中排查專項行動,其中將重點整治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問題。
- 深圳 2021年5月18日
市司法局發布試行版規定,鼓勵電動自行車密集的農貿市場、工業/產業園區、企業和住宅小區設置集中充電設施,同時安裝電器火災監控和可視監測系統。
許多人稱呼自己的電動車為“小電驢”,言語里是對電動自行車便攜性的喜愛。但稍有管理不當之處,小電驢這個出行好幫手就會威脅公共區域消防安全。宇視以電動車禁入方案和熱成像超溫報警系統,構筑智慧社區電動車管理解決方案,一手抓“堵”,一手管“疏”,為“小電驢”提供穩妥的歸宿,守護社區家庭安全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