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互聯網大會大咖云集 聚焦數字經濟、科技抗疫等新趨勢!
發布時間:2020-11-24 10:37:17 閱讀量:603
23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論壇以“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行,來自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名代表參會。開幕式后舉行了主論壇“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通過專家主旨發言、圓桌討論等環節,進行思想交流碰撞,回應國際社會普遍關切,引領數字技術創新趨勢。
大咖觀點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對平臺經濟監管 是及時且有必要的
“監管可以讓平臺型企業發展好自身的同時,也能服務整個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帶來更多百花齊放的創新?!?3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主論壇演講時表示。
張勇表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已走在全球前列,為保障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更有序健康地發展,國家相關部門正就平臺經濟領域的政策和法規征求意見,他認為“非常及時和必要”。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
張勇說,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的一分子,阿里巴巴既是中國數字經濟時代的參與者和建設者,更是受益者。阿里將積極學習和響應國家的政策和法規,對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建設更健康的平臺經濟,為“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利用信息化手段 健全預警響應機制
“信息通訊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支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數字技術在態勢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痹谑澜缁ヂ摼W大會“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主論壇上,線上參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
鐘南山表示,當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與交通、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深度融合,助推全社會信息化轉型升級。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沒有種族、不分種族,面對全人類的共同危機,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辩娔仙秸J為,疫情之下,要堅持全世界開放合作、攜手抗疫,要進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在疫苗研發、5G醫療數據共享等領域開展更緊密更全面的合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人工智能將改變 醫衛事業發展
“人工智能將改變世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敝袊こ淘涸菏坷钐m娟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主論壇上說。
李蘭娟認為,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手段在追蹤密切接觸者,在診斷和治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后,健康碼等技術為人員流動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另外,智能機器人的應用,有效減少了醫護人員的感染情況。她認為,在智能診斷和健康管理方面,人工智能技術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數字化助力抗疫推動網安技術更新
“數字時代,打造網絡安全底板要靠數據驅動的內生安全框架?!痹谑澜缁ヂ摼W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上,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網絡安全是數字技術的底板,沒有網絡安全,數字技術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齊向東在演講中介紹,自2014年開始,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六年多翻了近兩番,變成風口行業。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網絡安全公司財務收入增幅平均超過35%。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
齊向東表示,數字技術不僅可輔助流行病學調查、追蹤疑似病例、控制疫情蔓延,還可以滿足學生們在家上網課,企事業單位居家辦公,電子商務、視頻會議等日常需求。
這些數字化應用場景不僅助力抗疫,為網絡攻防技術和專家提供了用武之地,還加快了網絡安全技術的創新,推動網絡安全新技術體系的形成。
數據
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達35.8萬億元,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世界第一
互聯網發展三大指數 廣東領跑全國
“2020年注定是難忘的、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敝袊W絡空間研究院院長夏學平說,今年,世界互聯大會發布的《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兩本藍皮書,均涵蓋信息基礎設施、網絡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突出展現互聯網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推動復工復產復學、保障生活、加快經濟復蘇增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從2017年起,世界互聯網大會藍皮書連續四年面向全球發布,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網絡直播用戶達5.62億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指出,中國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可控技術能力逐步增強,5G、操作系統等技術取得突破,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在報告期內,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數字經濟的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規模為35.8萬億元。信息惠民數字化智能化不斷提升,網絡扶貧成效顯著,“健康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等政務服務助力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貢獻。
截至2020年6月,中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2億。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達500億元-600億元,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同時,中國在網絡空間法治建設進程加快,《民法典》出臺,《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重要基礎性立法取得重要進展。
廣東5G用戶數全國領先
夏學平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中國互聯網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在往年基礎上進行了更新完善,保持一級指標不變,將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發展、“互聯網+”戰略文件以及5G建設等相關指標納入指標體系。報告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能力、數字經濟發展、互聯網應用、網絡安全和網絡治理等維度,對全國31個省(區、市)互聯網發展情況進行評估。
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在2020年中國互聯網發展指數綜合排名中,前10位分別是北京、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四川、福建、天津、重慶。
報告指出,廣東互聯網整體發展態勢迅猛,全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構建網絡架構,加大交換機架構、邊緣網絡、網絡存儲等核心技術研發;重點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地,大力推進“5G+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示范項目。
成果
15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5個抗疫“黑科技” 獲得專項成果獎
2020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是疫情之下的第一次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化手段正在全球抗疫中發揮獨特作用,極大提高了疫情監控分析、病毒溯源、資源調配效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大會開幕當日表示,此次大會最令他最關注的議題就是互聯網抗疫和5G應用。
23日下午,這次由鄔賀銓院士參與發布的“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中,共評選出包括騰訊、阿里、百度、微軟、高通、思愛普、卡巴斯基等15項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領先科技成果。這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第五次面向全球舉行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
據悉,今年共征集各類領先科技成果300多項,分別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瑞典、加拿大、比利時等國家和地區,所申報項目聚焦產業恢復與協同發展、數字化社會治理、全球公共危機應對、人工智能云生活、綠色數字公益實踐五大應用領域,涵蓋量子計算、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高端芯片、5G網絡架構和應用等方面,覆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會議實踐,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的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平臺,思愛普基于分布式、開源技術的新冠病毒密切接觸者預警系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AI抗疫——美團無人配送整體解決方案等5個子項目組成了“科技抗疫”專項成果獎。
騰訊會議也是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以來首個獲得該獎項的視頻會議產品。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會議負責人吳祖榕在會上介紹,疫情暴發后,為了滿足全球經濟和社會在線協同需求,騰訊會議第一時間迅速擴容,8天時間里,總共擴容超過10萬臺云主機,投入超過百萬核的計算資源,完成了全球超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覆蓋。此舉創下了中國云計算史上前所未有的記錄。
今年4月,鐘南山院士就通過騰訊會議,向歐洲、美國、非洲等上萬名臨床醫生,首次分享了中國從無癥狀者篩查、疑似診斷、確診患者治療、重癥ICU方案到痊愈后檢測的新冠肺炎全路徑診療經驗,吸引了全球超過1000萬人在線觀看。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