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雙十一快遞安全 安防技術加碼智慧物流
發布時間:2020-11-10 14:44:13 閱讀量:619
雖然距離11月11日還有兩天,但2020年雙十一購物狂歡已拉開序幕,除了買買買以外,各位“尾款人”最關注的還是快遞到哪兒了?
據國家郵政局初步預計,2020年11月1日-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達57.8億件,同比增長47%左右。其中,“雙11”期間業務量將達29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8%左右,日均業務量達4.9億件,約是日常業務量的2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面對龐大的快遞量,快遞物流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安防技術也慢慢進入物流領域,致力打造智慧物流。
“云監工”快遞運輸 安防默默助力
2020年的雙11不同往年,消費者可以在阿里巴巴和菜鳥網絡的賬號上觀看快遞現場直播,直觀感受物流的“中國速度”,這也是全球首次大規模向公眾揭開快遞背后的秘密。
11月1日零點,天貓雙11全球快遞直播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準時開啟,全天24小時直播菜鳥和快遞公司分揀中心,保稅倉等物流現場實時畫面。到1日上午,直播間內已經涌入了數百萬觀眾。截至1日上午,僅阿里巴巴抖音直播間就有200萬人次觀看。
可是,各位“尾款人”有所不知,你通過直播看到的快遞分揀、運輸的工作流程中,有安防技術默默助力。
首先在快遞入倉、出倉庫的所有出入口重點監控、重要貨物存放的區域要做好視頻監控布點,避免快遞漏發、丟件、損壞等情況出現時無法追溯責任。
其次就是,在“云監工”包裹分揀階段時,智能攝像頭能夠識別車位是否空閑、卸車裝車作業是否在正常進行、場站內堆積度是否飽和等,并通過智能算法分析采集感知到的視頻數據,實時分析車、貨、人的動態,并為管理者做決策輔助;此外還有分揀、搬運機器人減輕快遞小哥打包、分揀、搬運等工作量,有效地提高了快遞入倉、整理、出倉的速度,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例如大華的機械臂自動抓取上包利用自研的雙目紅外3D相機,采集視野范圍內包裹的3D點云數據,輸出各個包裹的位置信息,并聯動機械臂快速抓取包裹并放置到傳輸線上;??低暤牟孳囅盗袡C器人,將快遞包裹放置于叉車上,通過機器人搬運貨架實現“貨到人”揀選,打破傳統“人到貨”揀選模式。
最后在包裹分揀出倉后,大貨車、送貨三輪車等各類運輸工具一齊上路,在路面上,機器人可以代替傳統交警承擔疏導交通、違規抓拍等任務;而無人機則可以從空中俯瞰,監控違規行為、交通堵塞等情況。陸與空的結合,無疑能夠保障配送道路的暢通與安全。
除了快遞分揀、運輸以外,快遞倉庫的出入口管理和倉庫內監控也很重要,通常都會在出入口安裝門禁系統,此系統采用非接觸式電子卡,結合員工身份卡,有效控制倉庫出入人員;對于存放貴重貨物的區域也要安裝門禁系統,便于控制并記錄人員出入;在倉庫的各區域安裝紅外探測器、門磁、緊急按鈕等,實現倉庫入侵報警以及緊急求助功能。
從整個物流運輸流程方面來看,安防技術助力物流產業從一定程度上節省了人力資源,提高了效率,也保證了每個快遞的“安全”,讓每一個“監工人”通過視頻監控了解快遞動態,提高購物安全感和滿足感。
智能快遞柜 配送包裹有保障
以往,快遞“丟件”、“破損”、“掉包”等情況常常出現,收貨人的財產造成損失,由于早期沒有科技的加持,責任追溯無法精準到個人,需要快遞方進行賠付?,F如今,智能快遞柜已經得到了普及,解決了無人在家、無人簽收、快遞無處安放的問題。
事實上,看似簡單的快遞柜也包含著各種安防技術,下面小編為您一一介紹哪些安防技術保護著我們的快遞安全呢?
第一就是電子標簽,我們常常在快遞單上看到一個二維碼,那就是包裹的身份標簽,快遞在運輸過程中會對每一個包裹進行身份識別,再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激光掃描等信息傳感器將包裹連入網,實現對包裹的跟蹤管理和便于及時更新物流信息。
第二就是嵌有RFID設備識別、攝像頭等數據采集設備,這些設備將采集的數據傳輸到控制中心進行處理,而后通過各類傳感器實行GSM短信提醒、RFID身份識別、攝像頭監控等一系列操作。不僅保證能監控到每一個快遞員對包裹的存放流程和操作,而且能夠及時告知消費者快遞的動態。
第三就是人臉識別,快遞員將快遞放入智能快遞柜后,系統會發送一個驗證碼給收件人,用戶收到取件通知后,在智能快遞柜操作界面上選擇“刷臉取件”,系統將進入人臉識別狀態,識別成功后,自動進行用戶快遞信息驗證后箱門自動打開,即可獲取對應的快遞。智能快遞寄引用人臉識別系統,使取件體驗更加方便、舒適。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的發展,智能快遞柜利用信息化、安防等技術解決了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保障了包裹的安全性、提升送快遞的效率和節省人力成本。
結語:在安防技術助力下,快遞物流行業的每一個環節都實現了智能化。相信未來,隨著智慧物流逐漸興起,能夠實現“樓上下單、樓下發貨”、“午夜下單,早晨收件”的體驗。
來源:安防展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