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智慧物聯網產業園 為智能制造再升級
發布時間:2018-02-28 10:58:42 閱讀量:525
在工業4.0及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背景下,大華股份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持續推進流動式生產和柔性制造,大幅提升產品的柔性交付能力。2017年,大華智慧物聯網產業園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大華向著智能制造又邁進一步。
大華智慧物聯網產業園總占地面積512畝(總建筑面積51萬平方),其中,一期園區占地262畝(建筑面積29萬平方),規劃人力近6000人,現有人力近4500人。作為高端制造產業基地與現代化物流中心,園區生產高品質、高技術含量的智能產品,并提供一流的服務,保持在行業的領先地位,不斷推進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支撐公司業務有序發展。
物聯網、信息化建設
憑借大華股份在視頻+、智能算法、人臉識別等方面的優勢,園區結合指揮中心調度系統、考勤系統、大數據平臺等,實現對全園區人流、物流、車流的互聯互通,統一調度。生產方面依托ERP、PLM、PDM、MES、APS、WMS、等系統,集成工業相機、RFID、大數據技術,實現整套信息化系統建設,將人流、物流、車流、信息流、工程流、產品流互聯互通,逐步形成可視化、可追溯及數字化園區。
先進的制造設備
園區引進世界一流的制造設備。單板制造:包括德國西門子X系列高速貼片機,DEK和MPM等錫膏印刷機、德國ERSA等回流焊爐,波峰焊爐,SPI自動錫膏檢測設備、AOI自動光學檢測設備及X-ray等檢測設備,建成30多條SMT自動化生產線;整機組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全自動化生產線50多條,已實現1個樣板工廠、3個柔性工廠的自動化生產規模;精密制造:擁有世界先進的MAKINO鏡面電加工機、MAKINO高速石墨加工機、GF高速CNC、GF慢走絲線割加工機等30余臺;為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提供全方位設備的保障。
精益的供應鏈管理
結合TOC、精益生產、6西格瑪等理論,推動產銷平衡、同步制造。從供應鏈的關鍵鏈驅動,逐步完善產銷平衡、流動式生產模式。以項目訂單的形式驅動基地柔性制造模式的形成,把工程前置,力推并行工程、同步制造的能力,實現項目的同步設計,備料、單板、與整機的同步制造。
領先的制造技術
大華秉承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始終嚴把質量關,保證產品高品質、生產環節高精度。單板制造:按照IPC標準,可達35Pcs/S,貼片精度為±0.025mm,最小器件可達0.3x0.15mm,處于世界領先水準。整機組裝:結合大華自身算法、自動化開發優勢,不斷標準測試標準,實現整機自動測試100%全覆蓋,組裝工裝夾治具重復定位精度高達±0.02mm;精密制造:實現CAD/CAM/CAE“協同設計、同步制造”大大縮短結構件開模周期,最快7天,制造精度可達±0.002mm,零件表面加工品質可達世界級VDI12#標準。
同時擁有先進測量設備??怂箍等卧看?、Nikon投影機和電子顯示器等測量設備,精度高達±0.002mm;其次,建立可靠性實驗室(目前已擁有完整的產品應用場景基線,試驗涵蓋從樣機、小批量到量產維護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在制造過程中為質量控制建立了有效的閉環。
未來,大華將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關鍵制造環節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以網絡互聯為支撐,有效縮短產品研制周期、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降低能源消耗。實現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有效共享與高效調配、客戶需求與產品設計制造的精準對接,構建制造業務鏈端到端的高度協同。引領國內安防行業以及關聯企業技術升級,從而促進行業整體技術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